第64屆(2024年春季)青島(黃島區)全國制藥機械博覽會
太倉正信干燥設備科技有限公司
展位號:CS-13 原料藥機械“四”號館(CS館)
時間:2024年05月20日(周一)-05月22日(周三)
地址:青島世界博覽城國際展覽中心
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三沙路3399號
歡迎大家蒞臨展會,參觀指導
歡迎來電預約:18862680117 黃曉冬
前不久《自然》雜志(Nature)公布了2022年度科學影響十大人物,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副研究員、北京昌平實驗室領銜科學家曹云龍作為“新冠預測者”入選,他介紹,每年或現多個感染高峰。疫情的驟然放開,大規模的感染也隨之接踵而來,相比于12月上旬,現在更明顯的是急診重癥比例的增加,一些地區的局部醫療擠兌已然發生。為應對當下重癥醫療資源“供不應求”的緊張形勢,床位不斷擴容,截至12月25日,全國ICU床位總數達18.1萬張,相當于12.8張/10萬人,盡管半個月內床位得到了極大調整,但對于各地整體趨勢來說仍然是“一床難求”,急診、重癥、呼吸等主流科室局勢依然焦灼。
近日,“白肺”一詞被各大媒體網絡爭相報道,一時間熱度不減,雖然臨床占比不高,但不可否認的是重癥白肺患者的死亡率高達40%以上。12月27日,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在國防聯控會議上介紹,并不是只要肺部出現了炎癥就叫白肺,白肺應該是比較嚴重的肺炎表現。一般來講,肺部的炎癥比較重,滲出比較多的時候,也就是白色影像區域面積達到了70%-80%,在臨床上大家口語化稱為白肺。這個階段患者會出現低氧血癥或呼吸窘迫,尤其在現在的這一波疫情當中,高齡合并嚴重基礎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現。
“白肺”是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的一種典型影像學表現,一般是指重癥肺炎在X光或CT檢查下肺部顯影呈大片白色狀而得名,臨床表現為胸悶氣短、呼吸不暢,是新冠肺炎( COVID-19 )最常見最嚴重的呼吸系統并發癥之一。臨床研究數據發現,在417例COVID-19的陽性患者中,ARDS患者占比21%[1]。另一項來自于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研究結果顯示,26.1%的陽性患者因并發癥轉入ICU,其中61.1%的患者發生ARDS[2]。COVID-19中合并中重度ARDS的患者死亡率高達81.3%[3],另有發表于柳葉刀的一項研究表明,與幸存者相比,COVID-19死亡患者中ARDS發生率更高(81% vs 45%)[4]。
西維來司他鈉,作為炎癥風暴發生的核心環節-中性粒細胞彈性蛋白酶-靶向抑制劑,有力遏制炎癥風暴,保護重要臟器免受損傷。CDE年度報告評價西維來司他鈉是全球唯一用于ALI/ARDS(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藥物,其獲批上市填補了我國ALI/ARDS藥物治療領域的空白,自2020年3月于COVID-19全球肆虐之初,經NMPA審批快速上市以來,歷經2年多全國呼吸、急診、ICU等領域醫生的臨床使用,收獲廣泛好評,其中已應用西安、新疆、海南、上海、大連等地新冠危重癥患者,使數以十萬計呼吸系統危重癥患者轉危為安。
臨床數據顯示,西維來司他鈉能夠迅速改善COVID-19重癥患者的呼吸狀態及肺部影像學變化,促使其成功脫離呼吸機[5]。另有國人首篇膿毒癥循證結果顯示[6],西維來司他鈉可減少ICU住院時間4.56天,縮短機械通氣時間52小時,同時西維來司他鈉能夠提高氧合指數37.1mmHg、降低APACHE II評分3.89分和SOFA評分3分。日本三期試驗[7]結果表明,西維來司他鈉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肺功能,縮短中位ICU時間12.5天,相當于提高ICU床位周轉率71.4%。另有一項4276例ALI/ARDS的大樣本量回顧性分析[8]表明,西維來司他鈉能顯著提升30天、60天和90天的生存率(p=0.0022);且90天死亡風險下降17%。
我國人口老齡化嚴重,然而老齡人口的疫苗接種率并不高。在感染重癥高峰來臨之際,社會上已經開始出現恐慌購藥、醫療資源擴容、醫護帶病上崗等情況。種種跡象都表明,即便奧密克戎感染患者以輕癥居多,但由于中國人口基數巨大,重癥醫療力量所受的挑戰依然不容忽視。西維來司他鈉能夠緩解當下疫情帶來的ICU床位緊缺與不足的現狀,加快床位周轉,為我國疫情危重癥患者提供用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