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工廠迭代進行時,藥企積極投身智能化大潮
作者:太倉正信干燥 來源:制藥網 日期:2023/4/10 14:10:11 人氣:1556
制藥工業作為我國智能化水平重點提升的領域之一,在智能制造轉型中面臨著特殊的機遇與挑戰。隨著“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等新戰略的不斷推出,越來越多的制藥企業開始重視智能化發展。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當前大環境下,制藥行業亟需能夠應對快速變化的需求、同時減少對人工干預的依賴的制造技術,因此,智能化在“下一代制藥工廠”中成為必須。據悉,國內制藥企業積極投身智能化大潮中。
如華潤江中創建了中藥智能工廠,其片劑生產線每個小時可以生產45萬片產品,機器智能運轉,維修、檢修過程也可以自動完成,工人只需要進行參數設定。液體車間擁有值4億的無人生產線,每天產能全開可以生產1億元的產品。高架倉庫這個原本是工廠里非常耗人力的地方,江中采用了大約3萬元一臺AGV搬運小車和堆垛機,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
步長制藥也表示,公司利用5年的時間進行規劃布局,在新廠區建設了16萬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安裝了1631臺套設備,實現了從中藥材進車間到成品發貨出車間全線自動化生產。新廠區集成應用了中藥生產的自動化、信息化、連續化與智能化等眾多現代工業生產技術,同時集成融入了綠色循環發展、三廢協同處理技術、海綿工廠等建設發展理念,全力攻破整個生產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和堵點,做到生產成線、管理成片、管控閉環,不留漏洞。“這6條自動化生產線,實現了顆粒劑從分裝、塑封、裝箱、碼垛、入庫等環節的全流程自動化生產,比原先的老廠生產效率提高了30%,人員占用減少了50%。”
而云南白藥擁有對標工業4.0的智能工廠。其無人化工廠只需50多個員工,一年就能夠做到營收60億,業內表示,這是工業4.0給一個傳統制造業企業帶來的全新想象力。
此外,生物制藥企業也已經開始布局智能化工廠。如抗體藥物CDMO企業白帆生物,2020年就在臨港建成智能化無交叉生產基地并投產。該基地生產規模高可達12000L。秉承著“質量源于設計”的理念,白帆臨港基地在設計之初,就以打造智能化工廠為目標,創NONCROS無交叉抗體技術,配備智能化設備和管理系統,實現高效的自動化生產和電子化管理,保障合作客戶臨床前藥學研究、臨床研究、商業化生產等各階段項目高效率和高標準的交付。
毫無疑問,走向智能化將有效賦能制藥企業長遠發展,構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并且協同行業上下游助推中國創新生物藥物的發展。
如今在醫藥方面,智能化正在逐步成為發展趨勢。業內表示,對于制藥企業來說,建設智能化工廠的目標主要包括:設備/生產過程/產品/管理多方位滿足GMP要求;用智能化生產設備實現更高效高質量生產;利用機器人技術實現代替人工化,提高效率,節約成本滿足潔凈、無菌生產環境的需求;智能化管理系統與設備的融合,實現柔性化,定制化生產,保證企業批量生產盈利;利用大數據分析,進一步優化生產,提高企業整體運營效率;產品智能化,實現周期可追溯;利用云及互聯網技術實現遠程智能服務,智能物流;實現工廠之間,工廠內部生產全流程高度集成。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機器人、高級計算等新技術開始挑戰傳統的藥物制造方法、實踐和商業模式,今天的藥物制造工廠已經實現巨大的變化,新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藥物工業生產的敏捷性、效率、靈活性和質量。與此同時,那些早年建立的制藥工廠,也因其設備老化、生產量不足等原因,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文章鏈接:制藥網 https://www.zyzhan.com/news/detail/88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