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發展變化,正影響大批跨國醫藥企業業績! 文章鏈接:制藥網 https://www.zyzhan.com/news/detail/89898.html
作者:太倉正信干燥 來源:制藥網 日期:2023/9/11 14:22:32 人氣:1790
今年上半年,大批跨國醫藥企業在中國市場取得了不俗表現,業績也出現增長。例如,今年上半年默沙東中國區收入增速達到13.8%,收入規模達到35.81億美元,在跨國企業業績表現上位居前列。
阿斯利康2023年上半年總收入同比增長4%,為222.95億美元。中國區營收同比增長7%,為30.43億美元,約占阿斯利康總收入比重的14%。
除了藥企,不少跨國醫械巨頭在中國市場也表現亮眼。如GE醫療在2023年Q2營收48.17億美元,同比增加約7%;在2023年H1實現營收95.24億美元,同比增加約8%。其中,中國市場業務增長顯著。細分來看,GE醫療Q2在中國市場的收入為7.14億美元,同比增長12%;整個2023H1在中國市場的收入為13.86億美元,同比增長15%。
據悉,目前GE醫療對于中國市場正越來越重視,與此同時,在中國市場本土發展方面也在不斷取得進展。據悉,其與國藥器械合作、國內精準醫療產業化基地的奠基、拓展高端核醫學分子影像設備生產線以及針對基層及鄉村醫療衛生領域解決方案的搭建,都是深耕中國市場的例證。
飛利浦在2023年第二季度的財務業績報告顯示,該季度營收達到44.7億歐元,同比增長9%。從地區來看,其在中國市場,同比增長15%。從業務結構來看,飛利浦的業務由診斷與治療、互聯關護和個人健康三大業務板塊構成。據財報顯示,中國市場在這三大業務板塊都取得了兩位數的增長,整體增速均高于成熟地區。
當然,有增就有減,不少企業在2023年半年報中表示,受中國市場的影響,業績出現下滑。例如,前不久賽默飛世爾發布2023年上半年業績顯示,總營收為213.97億美元,同比降低6%。其中,中國市場下滑的幅度達到了兩位數。從業務領域來看,生命科學解決方案業務在第二季度的營收同比下降了25%,與此同時,診斷和醫療保健市場的營收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約20%。
賽默飛世爾科技的董事長、總裁兼CEO Marc Casper在回顧公司第二季度財務業績的電話會議上坦言,宏觀經濟環境的壓力以及中國市場的下滑嚴重影響了公司的業績。
丹納赫2023年上半年業績顯示,其總營收為143.24億美元,同比下滑7%。從訂單數量來看,丹納赫在中國市場的訂單數量Q1下降了20%,Q2下降了40%,而6月份則下降了50%。丹納赫在二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上表示,與疫情相關的收入降低,使得在發達地區的營收下降。其中,中國市場降低了約10%,而引起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國生物制藥市場的持續調整。
……
總的來說,在中國醫藥市場環境多變,競爭日益激烈下,跨國企業業績也在發生許多新變化,導致悲喜不同。業內預計,未來為了增加更多新的業績增長點,跨國藥企在中國市場上或將展開更多積極行動。據悉,今年以來,包括賽諾菲、諾華、阿斯利康、諾和諾德等在內的眾多跨國藥企就都已宣布將在中國有新動作。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文章鏈接:制藥網 https://www.zyzhan.com/news/detail/89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