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單一藥品、研發能力不足,今年以來多家藥企IPO折戟 文章鏈接:制藥網 https://www.zyzhan.com/news/detail/88776.html
作者:太倉正信干燥 來源:制藥網 日期:2023/6/12 9:05:02 人氣:890
隨著去年12月深交所修訂了《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創新性地將研發投入、研發復合增長率等標準納入創業板的“三創四新”定位,這使得部分不符合要求的企業相繼撤回上市申請。據悉,今年包括華昊中天、碩華生命、太美科技在內的多家醫療企業中止IPO。
據悉,歷經近一年審核、兩輪問詢,創新藥研發公司華昊中天于近日主動撤回科創板IPO申請。業內表示,此次華昊中天IPO中止原因雖未公布,但從監管對公司的兩輪問詢中不難看出,問題焦點集中在華昊中天核心產品——優替德隆市場空間、專利到期、公司產能利用率低等問題。據悉,華昊中天除了優替德隆,其余管線都還在臨床前研究階段,也就說,公司近期內暫時沒有其它的造血來源。
根據招股書顯示,華昊中天是一家專注于腫瘤治療領域的創新藥企業。公司目前僅有一款產品優替德隆,系通過基因工程微生物發酵生產的新一代微管抑制劑。華昊中天原計劃通過IPO募資15億元,用于創新藥研發項目、一類抗腫瘤新藥優替德隆產業化及基地技改擴能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和補充營運資金。
而今年1月,碩華生命也主動提交撤回上市申請,創業板IPO審核終止。資料顯示,碩華生命是一家深耕于生命科學服務領域,提供生命科學實驗與檢測耗材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涵蓋生物樣本庫、細胞培養、體外診斷及微生物檢測等耗材及部分配套儀器。公司原計劃擬募集4.32億元,用以投入高端實驗與檢測耗材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總部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從財務數據來看,2016年至2019年碩華生命營業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1.30%,2019年至2021年營業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7.68%。分析人士指出,近年來碩華生命盈利尚且可觀,但其業績高度依賴新冠監測產品,其業務主要分為新冠類產品和非新冠類產品,2020年和2021年新冠類產品收入合計超1.1億。市場人士擔心,一旦此類產品需求下降,碩華面臨的或將是業績腰斬。
而碩華生命亦對其業務成長性相關風險進行了提示,盡管2019年至2021年公司業績增長較快,但因一次性病毒采樣管、微量巴氏吸管等檢測產品帶來的收入增長具有不確定性,公司未來業務發展面臨業務成長性風險。
再來看碩華生命在研發上的投入,數據顯示,2019-2021期間,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皆為4%左右,這在對產品性能、精確度有較高要求的生命科學實驗與檢測耗材中也并不可觀。
此外,今年3月份太美科技也終止科創板IPO。據悉,上市審核委員會審議認為,報告期內,太美科技未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未充分披露有利于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的重要信息,不符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第三條和第三十四條的相關規定。結合上市審核委員會審議意見,上交所決定對太美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申請予以終止審核。
從以上三家企業可見,依賴單一藥品、研發能力不足等成IPO中止主要原因。有分析人士也表示,今年全面注冊制制度規則實施以來,整體對醫療行業是利好,發行上市條件更加包容,發行效率提升,但是對企業的創新內核的要求其實是更高了。因此,在注冊制新規下,醫療企業IPO需要對自己核心產品的市場潛力和定位有清晰且明確的認識,對于未來持續經營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有數據統計,2023年1-4月間,A股IPO終止企業共計91家,其中8家被否,83家撤回。而這91家企業中,醫藥制造業終止數量為8家。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文章鏈接:制藥網 https://www.zyzhan.com/news/detail/88776.html